LOT 2651 李济深(1885~1959) “两广事变”前夜致胡鄂公有关联俄联共及陶行知的信札
Viewed 61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2650 陶行知(1891~1946) 致胡鄂公有关建立国共联合战线的信札 信笺 一通一页 1936年7月18日作 识文:南湖、寿康、瑞霞诸先生大鉴:十一日开船,一路风平浪静。十五到星嘉坡。十六日游柔佛国并在青年励志社演讲联合战线,题为新中国与新教育。大家几乎一致赞成。五家报馆背景各各不同,在坡时,对我言论均无坏感。可见联合战线为救国要图,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华侨同情桂省,但对广东则怨声载道,民意速于寄邮传命,其不可侮,有如此者。祝健!陈先生,周太太,二家世兄,小妹妹,均此致候。陶行知,二五.七.一八,白梹城寄。 展览:“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复旦大学,2015年。(出版于展览图录第16页) 说明:胡鄂公、钱纳水等上款。 此为陶行知围绕建立国共联合战线及“两广事变”而作信札,是陶行知书生报国行为的重要记载。 1936年7月,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宣传抗日救国。此信作于其到达南洋之后。在信中,陶氏写道“在青年励志社演讲联合战线,题为新中国与新教育”,得到“大家几乎一致赞成”。可见其时国内外人民对建立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殷殷期待。此番行程及演讲见载于诸多陶行知相关文集。 对于两广事变,陶行知则分析了华侨对于广东、广西的观感,指出“华侨同情桂省,但对广东则怨声载道”,可见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与广东的陈济棠在华侨心目中的形象不同。 “一二九运动”后,陶行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宋庆龄、马相伯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后又成立国难教育社、当选全救会执委和常委,曾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得到毛泽东覆信表示支持。 附《九张游稿》复写稿三页。 TAO XINGZHI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HU EGONG ABOUT ESTABLISHING THE UNITED FRONT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e page Dated July 18, 1936 Exhibited: 'Exhibition of Treasures on Anti-Japanese War and Sino-US Relations', Fudan University, 2015 Note: Dedicated to Hu Egong, Qian Nashui, etc. 22.5×17.5cm RMB: 40,000-60,000 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为知行,又改名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毕业于金陵大学,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积极从事教育工作,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等,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等职。1935年后,在中共的感召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其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的《团结御侮》宣言,曾得毛泽东覆信表示支持。去世后为毛泽东和宋庆龄誉为“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等。 上款简介:钱纳水(1892~1974),原名铁如,字纳水,笔名寿康、金声,湖北江陵人,革命家。1906年与胡鄂公等发起组织辅仁社。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北方革命军北京总司令、天津《大中华日报》编辑。国民政府时期创办昆仑书店、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加入中国互济总会,担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央日报》主笔等职。著有《社会运动史》等。
Preview:
8月5日 至 8月7日(周三至周五)
Address: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