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017 1865~1955 黄宾虹 雨后玉泉图 绘画 立轴 水墨纸本
Viewed 1706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85.5*38.5cm
钤印:黄宾虹、黄山山中人 鉴 藏印:荣宝斋收藏 款识:雨后游玉泉,归而写此。壬辰(1952年)八十九叟宾虹。 已知著录: 1、《荣宝斋近百年中国书画精品集》P45,荣宝斋出版社,1994年。 2、《荣宝斋珍藏·卷8》P71,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3、《荣宝斋日历2015荣宝斋珍藏书画选(二)》十月卅日页,荣宝斋出版社,2015年。 4、《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黄宾虹》P30,荣宝斋出版社,2017年。 展览: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荣宝斋藏黄宾虹精品展,荣宝斋。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存商品。 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 造化之神韵,天地之灵气 ——荣宝斋珍藏黄宾虹《雨后玉泉图》 1948年8月12日,黄宾虹一家抵达杭州,黄宾虹来杭州的心愿,早已有之。直到这一次,应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任国画教授,全家才从北京迁往杭州。在杭州的最后七年,是黄宾虹创作最为开放心魄的时期。在自然造化之间,栖霞岭下,西泠桥畔、灵隐、玉泉、南北高峰、初阳台锤炼笔墨,处处留下足迹,其古典笔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独具时代特性的盎然生机。此作品就是黄宾虹描绘的雨后玉泉。 六十九岁那年,黄宾虹有巴蜀之游。这是他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从真山水中领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七十岁后,黄宾虹的画作喜欢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十分挺拔。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逐渐形成他的显著特色。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而在南归杭州后,看到良渚出土的夏玉而悟墨法,画面的朦胧融洽更接近江南山水的韵致,笔与墨一片化机。 此作品由年款可知,作于1952年,是黄宾虹白内障急遽恶化,双目近乎失明,却仍作画不辍,画风一新。他将雨后山的苍郁浑厚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领略了一种山川的“内美”,因而用积墨、破墨、宿墨等墨法画出了独特感受中的“黑”山水之美。干湿互用,聚精会神,神气团结之处,正如香山翁所说“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 而画面却因其留白,使得山林倍增深厚、幽幽之趣,因其布虚,更显笔精墨妙之美。笔墨攒簇、层层深厚,正是石涛笔下“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之境,无疑是黄宾虹晚年师法造化的缩影。他的墨法造就了他绘画的“黑”趣,而他的笔法造就了他绘画的内在生命张力。转折藏露、中侧方圆无不合道中矩,积点成线,笔下有波澜。 此作品曾在“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荣宝斋藏黄宾虹精品展”中展出,并著录于《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黄宾虹》和《荣宝斋珍藏·卷8》中,实属其精品力作。
Preview:
2020年10月23日-24日 上午9:00-晚上7:00
Address:
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501号白玉兰广场办公楼空中大堂(36楼)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