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364 14世紀 尼泊爾 大成就者甘達巴雙身像
Viewed 152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H:14cm
大成就者甘達巴(S.Ghantapa,T. Dri bu pa),是9世紀印度那蘭陀(Nalanda)寺院著名學者,藏傳佛教噶舉派奉其為早期密教八大成就者,多與時輪金剛(Kalacakra)和勝樂輪金剛(Cakrasamvara)相關聯。傳說他因拒絕印度國王Davapala(809~849年)的邀請,而受其忌恨,國王故意派人監督他的行蹤,以其與明妃的雙修破壞僧人戒律為名,率眾當面斥責他,甘達巴於是忿怒而起,與明妃頓時升空化作勝樂金剛和金剛亥母,利用法力淹沒整個城池,訓斥他們愚昧的行為。關於甘帝巴傳說的描繪多見與唐卡之中。(插圖1) 本尊造像於文物出版社2015年所出版的《師道-遼樓居藏14至17世紀藏傳佛教上師像》書中對本尊造像有巨細靡遺的研究。(頁248-253)造像頰額飽滿,五官緊湊立體,體現了典型的尼泊爾造像特徵。主像甘達巴眉頭微蹙,眉目細長,飾圓形耳鐺,鼻尖下壓,高鼻小口,嘴角微微上揚,面頰略向耳根處收縮,面相具忿怒威厲之感。挽髮髻,飾寶珠、花蔓於頂,佩戴五葉形頭冠系寶繒,頭冠樣式脫胎於13世紀尼泊爾造像風格,(插圖2)但已簡化,中間葉冠較大,其餘四冠簡約、細小,髮辮分為兩股披肩,是典型的印度法式,常見於尼泊爾菩薩、大成就的造像中。造像尤其注重葉尖捲曲和輕盈感,這與14~15世紀時代風格相吻合,14~15世紀的西藏造像在尼泊爾風格的影響下,多注重植物紋樣捲曲感和連綿不絕的流暢性,最為典型的即是纏枝蓮紋樣,(插圖3、4)這種捲曲自然美感的追求在人物鬚髮、寶繒、臂釧以及蓮座的蓮瓣裝飾上也有所體現,永樂時期的造像將其發揮到極致。 明妃面容相對嬌小,與主尊相協調,作迎合狀。頂上佩戴聯珠紋頭冠,飾以摩尼寶珠,與主像腕釧裝飾相呼應,其後以花蔓裝飾,小巧別致。寶繒的系搭較為自然,並非常見的、較為華麗的扇形樣式,這應與一絲不掛、不著衣飾的整體形象相呼應的,在15世紀的西藏造像中也可找到與其相互印證的實例。(插圖5、6) 甘達巴與明妃的耳飾分別為帶墜團花型和漩渦型,前者在14~15世紀的造像中十分常見,(插圖7) 後者則主要見於大成就者的作品中,(插圖8) (插圖9) (插圖10) 16世紀後較少出現。兩者的腕釧、臂釧、足釧均採用聯珠紋樣式,裝飾小巧、簡潔(插圖11) (插圖12) 明妃配飾除聯珠紋外,幾無墜飾,更為簡略。甘達巴踝部的尖狀裝飾,繼承了13世紀帕拉風格。 主像甘達巴呈左舒坐於蓮台之上,左右手作期克印分持金剛鈴杵,與身體兩側呈開張之勢,背部稍向後傾,低頭與迎面擁抱的明妃相對。明妃身姿略小,雙手抱于甘達巴頸後,左手托噶布拉碗。從其身姿和法器上來看,體現了勝樂金剛(Cakrasamvara)和金剛亥母(Vajravarahi)的修持。主像軀體特徵較為明顯,身姿秀麗挺拔,四肢勁健有力,未著任何衣飾,身體塑造極為平滑,主要靠其雙手於體側的捭闔展現其威厲的氣勢,握持金剛杵的右手置於體前,另一手握金剛鈴于身體左下方,構成三角形狀,在空間上產生一種富有動勢的穩定感。雙腿修長且有力,單跏趺坐的右腿較為平緩,右膝幾與蓮台邊緣相抵,延續了早期帕拉造像中腿部修長的風格。(插圖13、插圖14)手指纖長柔美,強調靈動性,尤其握金剛鈴的左手,翹起的食指與小拇指幾乎相觸,與秀麗而富有動勢的身姿相協調。(插圖15) 半月形雙層蓮瓣、仰覆蓮座,其下留有寬邊,上飾聯珠紋。蓮瓣細密且小巧,瓣尖微挑,幾無裝飾,瓣間蓮葉較長,最突出的是蓮瓣中間起楞。諸多特徵可與14~15世紀藏中作品做參比。(插圖16、插圖17、插圖18)聯珠紋飽滿、勻稱、打磨光潔;蓮瓣微鼓,中間起楞的特徵,在12世紀作品中即已經出現,所以在15世紀出現並不為奇。底部貌似包底,但有剁底痕跡。 如上所述,該像主要呈現了以下特徵:五官緊湊、高鼻小口的面部,具有極強的尼泊爾造像特徵;從蓮瓣細密的半月形仰覆蓮座、追求自然趣味的冠葉上來看,應為15世紀造像作品;平緩而修長的腿部、尖角四邊形的足釧裝飾體現了早期的帕拉風格。 此外,在工藝上,該像採用紅銅鎏金,銅質偏軟,像雖僅高10餘釐米,但雕琢已極盡細緻。工匠以浮雕的方式模仿鑲嵌效果,這主要體現在頭冠、耳璫、臂釧、足釧等部位。雕琢均勻、圓滑,此時西藏鑲嵌工藝極為流行,凡佛像無不以松石、珊瑚等各類寶石莊嚴,而此像僅以雕刻工藝加以模仿,推測產地應為尼泊爾。Himalayan Art Resources item no.83721 來源: 1.有容文物藝術舊藏 2.香港翰海,2015/10/4,Lot 044。 3.古天一, 2017/12/22,Lot 4027。 出版: 1.文物出版社,《師道:遼樓居藏14至17世紀藏傳佛教上師像》,2015年5月,頁248-253。 2.有容古文物藝術,《妙相梵容》,2009年9月,頁24-25。
Preview:
Address:
藝珍藝術空間 . 臺北市建國北路一段96號8樓之2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