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36 艾芜 相关照片(选刊部分)
Viewed 68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
|提要:|1. 1955年在捷克奥斯特拉瓦军人煤矿与工人合影,背面有艾芜写的说明。|2. 访问东欧时(1955)外国朋友送的照片。背面有捷克文字。|3. 访问捷克时拍的儿童休养所,背面有艾芜写的说明。|4. 访问东欧时外国友人送的儿童照片五张。|5. 1964年访问大庆时的合影(前排右三为艾芜)。|6. 1964年艾芜在北京近郊楼梓庄四清时的合影,背面有艾芜拍摄地点的说明。|7. 1953年的东北鞍山的街景。|8. 1957年艾芜与人民文学编辑等在张家口洋河大渠采访时合影。艾芜左二。背面有原人民文学编辑的文字说明。|9. 1955年北京的护城河边,艾芜拍摄,夫人蕾嘉在背面有说明。|10,1955年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古松,艾芜拍摄,夫人蕾嘉背面说明。|11. 五十年代初至五八年艾芜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各地视察时或在十三陵水库等地体验生活或工作时拍摄的照片,背面均有艾芜钢笔说明地点十六张。背面无字的九张。|12. 1936年10月为鲁迅送葬游行。1936年10月20日艾芜瞻仰鲁迅遗容,亦参加此次送葬游行。艾芜从缅甸被驱逐回到上海时,将自己写的小说《太原船上》送鲁迅先生指教,并由艾芜执笔与沙汀两人联名写信向鲁迅先生请教,鲁迅的回信即是有名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收入鲁迅《二心集》)。鲁迅在三十年代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谈到艾芜时说“他是最优秀的青年作家之一”。艾芜三十年代被捕,鲁迅出大洋五十为请史良大律师辩护后无罪释放。|13. 艾芜学生也是友人赵光远赠送的照片(背面有赵光远题写“赠给我最敬爱的艾芜先生,1952年10月于安东 在病中)赵光远在重庆时是地下党,1949后先是志愿军入朝,后由艾芜推荐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编辑。文革中因妻子马正秀(原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枪毙,赵光远也含恨跳楼身亡。文革后,艾芜为人民日报写了散文《深夜我走在北京的街头》深切怀念自己最喜爱的学生赵光远,夫人蕾嘉也作诗悼念文革中惨死的赵光远夫妇。|14. 艾芜广东朋友何子渠1953年赠送的在澎湃烈十故居与烈士母亲的合影(澎湃1896-1929 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运动的先导者和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创始人)。背面有何子渠的说明。|15. 艾芜第一次南行(1926-1931)在仰光的朋友云半楼 1980年赠送艾芜的照片。背面是艾芜钢笔写的对云半楼的介绍。|16. 1979年上海画家 、设计师,原上海文艺出版到社编审乐秀镐(为程十发、刘海粟的学生)赠送艾芜的照片。背面为乐秀镐题赠钤印。|17. 缅甸爱国侨领陈兰生(1898-1969)1962年赠送艾芜的照片。陈兰生是艾芜在仰光的朋友。陈兰生抗战时任《仰光日报》总编辑 。1949年后任《新仰光日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担任全缅华人文化协会主席等十个重要职务。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毅等访缅陈兰生均作为旅缅华侨的重要代表之一受到接见,并三次应邀回国观光。1966年陈兰生遭到缅甸当局无理逮捕,后被折磨致死。艾芜1986年在《新文学史料》发表纪念陈兰生的长文《记仰光华侨陈兰生——回忆仰光认识的友人》。照片背面有陈兰生亲笔写的应邀回国观光的代表团的主要人员名字。|18. 陈兰生死于缅甸狱中,侨胞为他举行追悼大会,中国驻缅外交官员在追悼大会上致词照片。由缅甸华侨赠送。|19. 艾芜第一次南行中的朋友王思科照片 王思科(1909-不详)云南保山人。在缅甸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31年与艾芜等四人被驱逐回国,王思科后辗转参加革命,下落不明,有一说他到延安参加长征,途中牺牲。背面字为赠送者题写。装像片纸袋艾芜毛笔写“友人”二字。|20. 重庆大学中文系1950级毕业合影,中文系全体师生在重庆大学校园合影。艾芜时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背面由学生代表毛笔题赠。|21. 三次南行留影(1928、1962、1981)第一次南行在仰光,5吋。二次南行途中艾芜自拍的云南少数民族及风情,其中一张是艾芜与少数民族的合影,背面写有“第二次南行摄于西双版纳”。二次南行照片12张。第三|次南行两张,背面均有艾芜的题字。|22. 艾芜与曹禺合影三张(1984年12月)5吋。|23. 艾芜与夏衍合影(1979年艾芜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24. 与沙汀合影三张,其一(1978-1979)在两家人的住所院子的庭院;其二,(1978-1979)三人照(中立者为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拍摄地点仍为艾芜住所院子的庭院。其三,(1989)艾芜住院期间沙汀去医院探望。|25. 缅甸华侨朋友黄绰卿等赠送的1960年周恩来、陈毅、郭沫若访缅时的照片。黄绰卿(1911-1972)是艾芜在第一次南行于仰光认识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缅甸著名爱国华侨和作家。艾芜被驱逐回国在上海生活陷入困顿,黄绰卿在缅甸华侨中为其募捐。艾芜在30年代创作的小说《阿黄》(后收入南行记中)即以黄绰卿为原型。十四张照片从不一样的角度展现了国家领导人的风度,更具亲和力,甚为难得。照片背面大都有拍摄或赠送者的题赠(共十五张)。另有一张缅甸独立纪念碑照。背面有赠送者的说明。|26. 1985年8月与夫人蕾嘉、儿子继湘陪同日本汉学家中田喜胜寻访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故乡,找到了1904年艾芜出生的房屋,艾芜与夫人、中田喜胜合影于故居门前。艾芜在照片背面写下“……找到了一九0四年农历五月七日,母亲生下我的房屋……”一长段话。背面除艾芜题写外,有夫人蕾嘉题写的 拍照时间地点和拍摄者。
Preview:
2016年12月9日-10日
Address:
广州东方宾馆一楼会议室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