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500 南宋·“咸淳庚午”款铜鎏金释迦坐像
Viewed 61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2500 南宋·“咸淳庚午”款铜鎏金释迦坐像 13TH CENTURY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AKYAMUNI 高:21.5cm RMB: 400,000-500,000 一尊极其罕见的,带有明确南宋年号的密宗造像 “咸淳庚午秘老像德公奉”这是这尊佛像的铭文,从这铭文中我们能得出,此尊佛像是咸淳庚午年一位德公供奉铸造的。咸淳庚午是什么时候呢?经查发现咸淳庚午年也就是至元七年,即公元1270年。咸淳年号是南宋末年的年号,目前大多的学者认为,江南在宋代以汉传佛像为主,通过杭州灵隐飞来峰的石窟造像我们不难看出,从带纪年的五代至宋时期,雕刻的都是汉传佛像,而密宗梵像,应是在元朝统治之下,受到元朝的宗教影响之下建造的。灵隐寺前飞来峰岩壁上的几百尊佛像,就是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287-1292)之间所凿造的梵像。 如今虽然我们无法考证德公是谁,但在宋代,由于战争的原因,佛像大多以木雕和泥塑为多,宋代铜佛相对稀少,鎏金铜佛就更少了。那能够出资铸造一尊如此精湛的铜鎏金的密宗释迦像,绝非普通官宦人家力所能及之事。 从这件佛像的发髻来看,是一个高圆锥形的造型,这种发髻多见于中古尼泊尔造像,例如阿什莫林博物馆藏两件尼泊尔释迦立像,但是本尊的铜质却毫无疑问并非尼泊尔地区的纯红铜,袈裟也不是尼泊尔佛像更常见的通肩式式样;从细节出观察,可以发现嘴唇、手部的造型受到明显的帕拉风格的影响;从艺术气息和手指的处理方法是看,这尊佛像更接近于西藏西部早期阿里古格范围的风格,但是明显并不同于阿里地区东噶皮央寺出土的肌肉健硕、雄浑阳刚的造像气息。这件佛像的材质是质地非常好的黄色合金铜,本身铜质颜色犹如黄金。在扎雅活佛的经典著作《西藏宗教艺术》一书中,他介绍了九种喜玛拉雅地区传统金铜造像原料,其中能够接近类似黄色的有两种:黄铜和姜铜,另外有两种容易混淆的合金白璃玛和青铜璃玛。众所周知,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对西藏金铜造像的研究,颜色白中透黄的白璃玛造像多出产于后藏及以东地区,而青铜璃玛主要在印度东北部和西藏毗邻地区使用。 此尊释迦牟尼佛像为黄铜铸造,整个头部上宽下收,额头宽大,眼睛细长,鼻子与嘴小巧饱满,眼睛与眉毛距离较宽,下颌较短,精致的五官刻画出温和沉静的面容。下颏正中部分有明显的隆起,耳垂明显拉长下垂,颈部有三道吉祥纹,均是佛的特征之一。佛陀的发髻为高螺发,密集排列,涂蓝,多以青金石混合动物胶涂抹而成,以符合佛经所描述的佛为“绀青螺发相”的特征。此尊造像的尼泊尔特点在面部表现最为突出:比如轻挑的眉毛、额宽下颏窄,豆荚状的眼睛,表情柔和,神态自然优雅,像一位青年贵族的形象。但是下颏正中的突出部分较为突兀则显示出西藏的审美特点。佛陀身着袒右肩袈裟,左肩上搭覆衣角,密而有节律的褶皱是衣饰上最具装饰性的部分。袈裟边缘以连珠纹和线刻花纹装饰,完全不影响整体的简洁之风。佛像肩部浑圆,躯体饱满,左手手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施触地印。手与脚的刻画自然写实,手掌与脚掌肥厚柔软,手指尖微微翘起,饱满灵动。从造像整体来看,多以曲线塑造出人物脸部和躯体的转折部分,充溢着流畅的美感。比例上显得略大的头部,袈裟衣纹的疏密安排,显示出在细节方面有着浓郁的帕拉味道,又明显受到尼泊尔风格的影响的西藏造像特征。 由此我们能否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在南宋末年,一位极有身份的贵族或者皇室,出资请西藏的艺术家为自己铸造了这么一尊精美的造像。且这件作品的问世,能够充分的说明密宗在江南的兴盛,远不是在元朝建立之后开始的。 款识:咸淳庚午秘老像德公奉
Preview:
8月5日 至 8月7日(周三至周五)
Address: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B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